
近期关务系统,亚洲和欧洲之间的集装箱现货运费呈现稳步下降趋势,亚洲-北欧和亚洲-地中海航线都出现了两位数的降幅。
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显示,上海-鹿特丹航线本周下跌近1000美元/FEU,周跌幅为14%,而Xeneta的XSI亚欧
关务系统价格下跌 10%至6,843美元/FEU。与此同时,WCI上海-热那亚航线现货运价下跌 12%至5,842美元
/FEU,而波罗的海货运指数亚洲 -地中海航线也下跌12%至6,274美元/FEU。
另根据上海航交所9月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SCFI指数上周下跌关务系统236.8点至 2726.58点,周跌幅
7.99%,欧美四大主要航线的运价均持续下跌,其中美东线和欧洲线跌幅较大。
一位欧洲货代表示:“市场已经转向,我们看到现货运价正在迅速下降。”
航运公司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需求:尽管通过好望角部署了所有额外的运力,以满足亚欧航线的额外航行距离关务系统,但需求似乎已经见顶,伴随着预订狂潮,以及伴随而来的5月和6月的运价高峰已成过去。
集装箱贸易统计数据CTS发布的7月份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该数据显示,月度货运量开始下降。根据CTS的数据,7月份从远东到欧洲关务系统的发货量比上月减少了近
20万TEU,从6月份的 175万TE下降0.5%,至7月份的 158万TE。
亚洲部分地区的下降幅度更大:7月份北亚至北欧的货运量环比下降7.6%,同比下降14.2%,而中国至北欧的货运量环比下降3.9关务系统%,尽管同比仍增长
7.9%。
预计8月份的数据将显示出环比进一步下降,9月份的需求看起来很疲软。随着黄金周的临近,停航将会增加,这是船公司减缓费率下降的唯一希望。
此外,跨太平洋现货价格本周也走弱,尽管幅度要关务系统小得多——WCI的上海-洛杉矶航线下跌3%,收于6,030美元/FEU,而
XSI跨太平洋指数也下跌3%至 6,482美元/FEU。亚洲-北美东海岸贸易的情况也类似,WCI上海-纽约航线的价格下跌了2%至
8,451美元 /FEU。
尽管东海岸和关务系统墨西哥湾沿岸码头工人罢工的威胁迫在眉睫,但亚洲-北美航线的两次下跌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这导致分析师预测,前往西海岸港口的运输量将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现货汇率飙升。
有消息称,一场价格战似乎正在东行的跨太平洋航线上爆发,据说许多非联盟关务系统航运公司正在“大幅削减费率”,以提高利用率,也进一步表明运力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