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出口对巩固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请问,在十六条措施中对于支持出口准备了哪些举措?林少滨:谢谢您的提问。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0.8万亿元,同比增长6.7%。根据各经济体发布的最新数据初步测算关务系统,我国整体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特别是主要出口产品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规模庞大的优势依然牢固,为出口稳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应该说,我国出口具有强劲韧性。促进出口,推动更多“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必须依托广大的外贸企业。目前,有进出口经营实绩的企业超过63万家,他们是拓展国际市场的主体。一直以来,海关聚焦外贸企业产品“走出去”需求,不断创新监管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持续促进出口。这次出台的十六条措施中,围绕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做了相应安排。如,大力支持扩大特色农食产品出口,海关将加大对外磋商和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
关务系统,同时在设施建设、卫生控制、原料验收、自检自控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有意向的企业勇闯国际市场。还如,在支持优势产品出口方面,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作用,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加力帮扶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谢谢。
问:您刚开始介绍了,措施出台前海关开展了调研,听取外贸企业的意见建议。请问,十六措施对企业的急难愁盼有何回应?林少滨:谢谢您的提问。政策措施好不好,企业感受是关键。前期,我们做了很多调研,通过各个渠道收集梳理了很多企业的诉求和关切,总体看,企业关注的痛点和难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降成本、提效能方面。所以,这次出台十六条,聚焦企业降本提效提了很多措施,力求提升企业获得感。降成本方面。一是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措施。前期,我们出台了进一步优化海关税收服务的12条措施
关务系统,进一步发挥关税职能作用,落实重大技术装备等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支持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加工贸易海关事务担保,积极推动地方做好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扩大后的落地实施工作,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三是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政策适用范围,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依法减免缴纳税款滞纳金,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通道。在提效能方面。一是增加企业便利,如支持在毗邻口岸的综合保税区设立前置货站,提升航空货物进出口效率;推广实施企业核查领域“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改革,减少对守信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干预。二是增进企业服务,如建设中国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方便企业查询原产地规则、自主选择最优税收政策;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贸易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丰富“掌上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推进国际互联互通,便利企业办理业务等。三是增强企业活力,针对信用良好的高级认证企业,在进一步落实优先安排快速通关、优先检查和采样、优先实施属地查检等专属“福利”的同时
关务系统,对AEO企业集团内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优先提供信用培育服务,并加大对AEO企业联合激励,支持直属海关与地方政府共同出台个性化联合激励措施,持续提升AEO企业获得感。下一步,我们将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通过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全力帮助企业稳预期、拓市场、提信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