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场所消毒
消毒产品的安全风险
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都是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的危险化学品。
1 |
乙醚:极端易燃液体和蒸气;可造成昏睡或眩晕。 |
2 |
乙醇: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
3 |
含氯消毒剂(常用次氯酸钠):易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
4 |
过氧乙酸: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
5 |
氯仿:造成皮肤刺激;可造成严重眼刺激;吸入会中毒;怀疑会致癌。 |
日常消毒通常用75%乙醇溶液、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的稀释溶液,但是其危险性仍不容忽视。乙醚和氯仿医疗上常用作麻醉剂。
化学产品的使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通常是把双刃剑,合理利用会造福于民,反之则祸害于民。怎样正确选择并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些消毒产品呢?小关今天带您详细了解一下各种常用消毒产品的安全风险和使用方法。
划重点
01
75%酒精----乙醇溶液
酒精浓度过低,不能有效杀灭病毒。
酒精浓度过高,会使病毒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酒精进入病毒体内,难以彻底杀死病毒。
75%的酒精溶液可有效消灭病毒。
风险提示
酒精,又名乙醇,易于挥发和燃烧。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规定,酒精含量(体积比)大于24%就属于易燃液体,是危险化学品。
划重点
02
84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
风险提示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该产品,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该品具致敏性,释放出的游离氯会引起中毒。
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划重点
03
过氧乙酸溶液
过氧乙酸属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的气体和溶液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细菌芽胞、真菌、藻类及病毒,也可以破坏细菌毒素。
风险提示
皮肤腐蚀/刺激;眼损伤/眼刺激;呼吸道刺激
供稿单位:济南海关
云通关对于直接进行报关的申报企业和从事生产活动的生产企业,都有相关的对应产品!
一键通关:助力申报企业合规管理;提速增效。
智能制单:申报企业的福音OCR+AI智能;区块链+RPA共享。
一键金关:助力生产企业库存管理可视可控。
贸易数据服务:关贸数据实时准确。
关务合规系统:合规管理商品和关务数据。
AEO管家:使企业合规管理、助力认证。
个性化解决方案:专家策划、私人定制。
云通关报关信息管理软件实现进出口信息规范管理,单证云端储存,自信面对海关事后监管,助力企业通过AEO认证。咨询热线:400-118-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