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1月9日,全球海运价格延续去年跌势。根据上海关务系统航运交易所的公开信息,被业界定义为集运价格风向标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在2023年第一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与去年最后一周相比,下跌4.2%。因船舶需求减弱,
1月3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BDI)更是暴跌17.5%,创下1984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业内人士认为,从数据上来看,无论集运还是散运市场,202关务系统2年的市场整体走势均较为疲软。形成外贸总需求不振是导致全球海运市场价格下跌的主因,全球海运市场低迷、供需两不旺是造成国内海运市场价格走低的主要驱动因素。
海运价格与集装箱吞吐量“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海运价格指数的回落,另一边不少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关务系统正增长,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不少与港口相关的上市公司也于近日发布了2022年的业绩数据。
1月4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数据,经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港集装箱累计吞吐量达到3003.56万标箱,同比增长4.39%,首次突破3000万标箱大关,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上海
关务系统、新加坡、宁波舟山港之后,全球第四个年突破 3000万标箱的港口。
盐田港集团旗下盐田港区、大铲湾港区、关务系统小漠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30.13万标箱,同比增长2.29%,占深圳港54.27%。同时,宁波港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7.3%;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4亿吨,同比增长 3.5%。上海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第十三年蝉关务系统联全球第一。
来源:维运网